沙铸铝(砂铸铝件)是通过砂型铸造工艺生产的铝合金铸件,具有成本低廉、适用性广泛、铸造性能良好等特点,在机械设备、汽车零部件、航空航天、家用电器等领域均有广泛应用。那么,下面
沙铸铝厂小编讲解一下沙铸铝在生产过程中可能遇到多种质量问题,以下是一些常见类型及其产生原因和解决方法:

一、型砂与型芯相关缺陷
掉砂缺陷
表现:型砂从砂型或砂芯表面脱落,进入铸件内部或附着在表面,形成砂眼、气孔等。
影响:降低铸件强度和密封性,可能导致破裂或泄漏;对精度要求高的零件,可能引发尺寸偏差。
原因:
型砂强度不足,无法承受铝液冲击力和压力。
型砂紧实度不均匀,粘结剂性能不佳或用量不当。
模具结构复杂,存在尖锐拐角或狭窄通道,铝液充型时冲刷力大。
解决方法:
选用粒度均匀、纯度高、耐火性强的优质型砂。
优化粘结剂选择和使用量,确保型砂粘结力。
改进模具设计,避免尖锐拐角,优化浇注系统。
砂眼
表现:铸件内部或表面充塞着型砂的孔洞类缺陷。
原因:型砂或芯砂强度低,型腔内散砂未吹尽,铸型被破坏,铸件结构不合理。
解决方法:提高型砂强度,合理设计铸件结构,增加砂型紧实度。
二、模具与工艺相关缺陷
气孔
表现:铸件内部或表面存在圆形、椭圆形或不规则形孔洞,表面光滑,呈亮白色或带有轻微氧化色。
原因:
浇注合金不平稳,卷入气体。
炉料潮湿或锈蚀,表面不干净。
铸型或泥心透气性差,气体无法及时排出。
解决方法:
正确掌握浇注速度,避免卷入气体。
改善型(芯)砂排气能力,选用透气性好的涂料。
在浇注系统中加入过滤网,减少气体混入。
冷隔与浇不足
表现:
冷隔:液流对接或搭接处有痕迹,交接连续圆滑,外力作用下有继续发展趋势。
浇不足:铸件出现明显缺损、空腔,多发生在薄壁部位或转角部位。
原因:
铝液流动性差,浇注温度或压铸模温度偏低。
浇道位置不对或流路过长,填充速度低。
解决方法:
适当提高铝液温度和模具温度。
改进浇注系统设计,使浇注更加流畅。
合理布置溢流槽,改善排气条件。
裂纹
表现:铸件表面有直线或不规则曲线,热裂纹断口表面被强烈氧化呈暗灰色或黑色,冷裂纹断口表面清洁,有金属光泽。
原因:
铸件结构设计不合理,存在尖角、壁厚变化悬殊。
砂型(芯)退让性不良,铸型局部过热。
浇注温度过高,自铸型中取出铸件过早。
解决方法:
改进铸件结构设计,避免尖角,壁厚力求均匀。
采取增大砂型(芯)退让性的措施。
适当降低浇注温度,控制铸件取出时间和温度。
三、外部环境与操作相关缺陷
粘砂
表现:铸件表面上粘附有一层难以清除的砂粒。
影响:影响铸件外观,增加清理和切削加工工作量,甚至影响机器寿命。
原因:型砂中加入煤粉不足,或铸型表面未涂刷防粘砂涂料。
解决方法:在型砂中加入适量煤粉,或在铸型表面涂刷防粘砂涂料。
夹砂
表现:铸件表面形成沟槽和疤痕缺陷,多出现在湿型铸造厚大平板类铸件。
原因:型腔上表面受金属液辐射热作用,容易拱起和翘曲,当翘起的砂层受金属液流不断冲刷时可能断裂破碎。
解决方法:避免大的平面结构,优化铸件设计。
操作不规范导致的缺陷
表现:型砂质量不稳定,铸型装配缝隙导致掉砂,搬运和安装砂型、砂芯时碰撞或挤压导致型砂脱落。
解决方法:
工人应按照规定的工艺要求进行操作,如紧实型砂的力度要均匀。
在搬运和安装砂型、砂芯时,要小心谨慎,避免碰撞或挤压。